关口前移、源头管控,全方位强化企业外包作业安全管理-金太阳国际app
当前,随着企业生产经营和劳务用工方式的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化、精细化成为发展趋势,企业采用外包作业(即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签订合同或协议,由承包单位在企业生产经营场所内开展相关作业活动)的模式越来越普遍。
然而近年来,不少生产经营单位在外包作业安全管理上仍较为粗放,未能正确认识并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管理工作混乱甚至缺位,存在“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等乱象,对外包单位的安全生产不闻不问,导致事故隐患大量存在,类似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受到广泛关注。
2021年9月1日,新《安全生产法》正式实施,明确规定了外包作业安全管理内容,对生产安全事故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员行政处罚力度大幅提高,同时,负有责任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也纳入了行政处罚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九条:
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
在企业外包作业管理中,外包队伍人员一直是最不稳定的安全风险因素。外包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知识技能不足、现场违章行为频发等,依然是许多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最头疼的管控难题和最大的安全“变量”。针对外包作业安全管控难度日益增大,监管处罚力度加码等现状,企业又应该如何做好外包作业安全管理?
1、加强外包队伍安全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作业人员安全素质的重要手段,加强对外包队伍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对提高外包队伍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尤为重要。应当根据生产企业和外包队伍双方职责的划分,明确双方安全教育培训的职责。在安全培训形式手段上,可以采用动漫、视频等直观生动、易于理解的多媒体培训形式,以及效果更加立竿见影的事故警示教育模拟体验等,在培训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同时建立“三级安全教育”档案。
2、加强外包队伍实名制管理
外包队伍人员应按照国家法规政策要求实行实名制管理,通过实名制采集工具将外包队伍的人员信息、合同签订情况以及持证情况录入到实名制系统,同时与外包队伍人员参与培训情况、考核记录等进行“一人一档”数据打通,方便企业管理人员统一把关管理,外包队伍人员可通过人脸识别或门禁进出施工生产现场。实名制可以有效解决外包队伍归属问题,降低人员流动性,有利于开展作业人员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
3、加强外包队伍安全准入
安全准入范围内所有的外包队伍均应按要求实施外包队伍安全准入,完成准入信息审查,实行准入证制度。企业使用的外包队伍首先必须是通过了准入资质审核的队伍,有基本的施工机械设备和技术、管理人员,有一定的业绩和信誉,并通过了规定的安全培训和考核,外包人员的安全素质与能力具有一定保障。这样可以从源头上把关,降低施工风险和法律风险,减少外包队伍选择随意性所带来的不利因素。
4、建立外包队伍奖惩制度
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可在外包队伍中设置各类质量、安全和施工进度的奖项和处罚措施,对于施工进度快且安全情况良好的外包队伍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出现工期延误、施工质量差、事故频发的外包队伍进行处罚。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外包队伍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对外包队伍起到约束作用。
针对外包单位和外包人员资质审查、培训管理、准入管理、违章行为管理等普遍难题,博晟安全推出了外包工程安全培训与准入管理金太阳国际app的解决方案。
该金太阳国际app的解决方案以外包人员安全准入标准为核心,围绕准入标准建立“资质审查 准入考核 自主学习 动态管控”为一体的安全准入管理模式,覆盖外包人员信息采集、资质审核、安全培训、准入考核、作业现场行为监督、准入状态动态研判等外包安全风险管控各个环节,结合在线安全教育平台及手机移动端应用、线下集中安全培训终端、智慧安全警示教育基地等多种安全培训和管理应用工具,通过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监管手段,规范外包作业人员入厂流程,强化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提高作业人员安全素质,通过源头管控降低现场事故发生率。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