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浏览文章

事故警示 | 未签安全协议、无证施工、安全培训不到位.....6大安全员被追责判刑案例盘点-金太阳国际app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14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阅读次数:次

每当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事故追责的话题总会刺痛无数安全人的神经

无论是安全总监,还是安全员均被一锅端

就连兼职的安全顾问也逃不掉被追责的命运

安全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结果导向

说白了就是秋后算账

说好听就是事后问责

但不可否认的是

安全管理人员是企业的重要岗位之一

安全管理人员的履职能力直接关乎企业安全生产状况


下面整理了6大安全员被判刑的典型案例

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警示

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案例一:王某乙重大责任事故罪


【山西省蒲县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13)蒲刑初字第25号)】

2012年12月20日,被告人王某甲于当日持12张空白火工品领料单让安质部安全员被告人王某乙审批申领爆炸物品。王某乙因领取爆炸物品严重超量,不符合安全管理规定,电话请示被告人马某。得到被告人马某可以分批领出的指示后,被告人王某乙在空白领料单上签了字。后因其他原因发生爆炸事故导致8人死亡5人受伤。法院认为,被告人王某乙作为六分部的安全员,明知超量领取违反相关规定,仍然签字同意,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最终,被告人王某乙犯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注:近期多起塔吊倒塌类事故发现资料员代签字被追责)

事故警示:不该签的字一定不能乱签!


案例二:李某某等重大责任事故案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13)甬镇刑初字第552号】

2012年年初,某厂承建某油轮机的电焊、冷作装配、安装等工程,并指派安全员被告人郭某某对该工程的安全生产进行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被告人李某某作为负责该工程的直接管理者,未督促、检查工程现场安全生产工作,也未落实相应安全措施;被告人郭某某作为负责该工程安全生产的安全员,未严格督促、检查作业现场的安全生产。

2012年7月25日8时许,因违章作业发生闪爆,导致3人受伤,其中1人死亡。法院认为,被告人李某某、郭某某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其行为均已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最终,被告人李某某犯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被告人郭某某犯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

事故警示:一定要加强督促、检查现场安全生产作业!


案例三: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被追责


2019年7月15日上午10点50分左右,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古清口街道辖区,日照程皓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在使用抓机进行装载作业时,发生一起事故,造成1名工人死亡。

调查发现,高某不具翻斗车驾驶资质,淮安军骉与日照程皓在同一作业区域作业,互相可能危及对方安全,但双方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也未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与协调。高某,无资质作业,违章作业,在此事故中负有直接和主要责任,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建议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淮安军骉,未与程皓机械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未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也未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与协调,对于高某无资质作业问题未查实,放任交叉作业过程中的违章操作行为,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

程皓机械,未与淮安军骉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未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也未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与协调,放任交叉作业过程中的违章操作行为,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

事故警示:该签的安全协议必须签!


案例四:黄某某等重大责任事故案


【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13)浦刑初字第198号】

2012年7月,某公司承接某电梯安装工程,后该公司将部分工程分包给被告人黄某某,黄某某组织不具备电梯安装资质的李某某等人进行电梯安装。同年8月6日14时,李某某在安装电梯过程中,被电梯井掉落的平衡块砸中头部后死亡。被告人黄某某组织无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人员进行电梯安装,明知施工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冒险作业,对作业现场疏于安全监管,对事故发生负有重要管理责任。被告人陈某作为施工现场负责人兼安全员,明知施工人员无证施工,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管理不到位,对事故发生负次要管理责任。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黄某某、陈某的行为已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最终,被告人黄某某犯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被告人陈某犯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事故警示:坚决制止无证施工!


案例五:未建应急救援预案被追责


2018年5月26日9时30分许,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大沙村委会下虎山的东莞市华业鞋材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气体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为人民币621.54万元。

根据调查发现事故单位华业鞋材有限公司未按要求定期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演练,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均未掌握应急预案内容,不具备相应的应急处置能力。事故发生后,主要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黄某瑜、邓某、吕某杰未在第一时间实施本单位的有限空间应急救援预案,且在未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和救援器材的情况下盲目施救,造成自身死亡。同时,邓某、李某明先后要求不了解有限空间作业危害、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内容、不具备相应应急处置能力的码纸工唐某万等人展开应急救援,最终导致多人受伤。

李某明,华业公司法人代表、安全生产负责人,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由司法机关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事故警示:预案不是摆设,建立预案并定期演练!


案例六:对新员工安全培训不到位被追责


2020年3月3日11时10分左右,山东临沂福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德化工)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约260万元。2020年3月3日7时55分左右,福德化工车间主任张义明未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填写动火作业票证并经公司批准,就安排张学智和肖云亮对罐区北侧4个储罐进行加装铭牌支架焊接作业。11时09分41秒,事故储罐发生爆炸,致罐体整体飞起数米后落至防火堤东南角,并起火燃烧,事故导致张学智当场死亡,肖云亮重伤。

企业复工前将配套的罐区内生产设施恢复正常,管道内残余的八碳烯与罐内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企业违章指挥,福德化工电焊工张学智入厂时间短,在不熟悉工作环境的情况下,对事故储罐进行加装化学品铭牌支架焊接作业时,违章作业,持续焊接导致事故储罐罐壁局部高温,引起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发生爆炸,是造成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牛xx,福德化工安全科长,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不到位,对新入厂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被追刑责。

事故警示:必须做好每一名新员工的入职安全培训!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管安全必须管安全培训!


从上面的种种案例中不难看出,事故的直接原因都离不开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安全生产中,我们往往重视物的投入却忽视了人的不安全行为。

在关于事故原因的统计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占90%!不安全行为的产生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技能知识和操作规程掌握不足,这是典型的培训问题;二是安全意识不高,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出现。90%的不安全行为都是因为后者:安全意识不高。

实际上,无论生产设备设施多先进、安全设施多完善,员工缺失必需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这些安全素质,就会就稀里糊涂受伤害,企业迟早都会出事,而且迟早会出大事。

 

接受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是员工辨识工作现场危险、危害因素

避免事故和伤害的有效措施

也是最终遏制

各类安全事故或未遂事件发生的重要途径!

那么,企业到底应该从何处着手,真正不打折扣地把安全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呢?


作为企业,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安全培训绝不能是为了“应付差事”和“走过场”。安全培训的效果,与企业的生产安全、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企业相关责任人所需承担的违法后果等都密切相关。

当前,越来越多企业通过采取更加轻松易学、寓教于乐的先进技术手段,引入更加创新、有效的安全培训产品和服务,逐步淘汰掉过去枯燥乏味的培训内容和毫无亮点的灌输式、填鸭式学习过程,推动传统安全培训迅速转变为高效、便捷、实用的现代化培训形式,从员工安全素质提升的源头工作上为企业安全生产发展赋能。

例如,借助在线化的安全培训平台、智能化的安全培训终端、沉浸式的vr安全体验设备等“互联网 安全培训”创新模式,从业人员能够在趣味化、可互动感知、可体验实操的培训状态下,更主动、更直接、更高效的提升安全意识,获取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

作为国内专业的安全生产在线服务提供商,武汉博晟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晟安全)在“博安云”生态平台的支撑下,目前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平台 内容 终端 服务”的独特运营模式,搭建起了“云 内容 端”的安全培训创新体系。

借助技术创新改进安全培训的形式和手段,除了能有效解决培训效果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企业安全培训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管理效率的提升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以博晟安全“互联网 安全培训”创新模式在中国中铁的全面推广应用为例——

“互联网 安全培训”模式是由“云”、“内容”、“端”三部分组成,“云”是指安全生产云培训平台,“内容”是指安全培训微课程,“端”是指多媒体安全培训工具箱、手机移动课堂、pc端等。

基于这种“云 内容 端”的全员安全培训体系,依托互联网技术,以安全培训微课程为核心,搭载不同形式的传播载体,满足了中国中铁全集团不同层次、不同场景的差异化安全培训需求,实现了安全培训全员100%覆盖,也进一步规范和强化了集团由上至下的远程监管。

作为国内专业的安全生产在线服务提供商,博晟安全在“博安云”生态平台的支撑下,目前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平台 内容 终端 服务”的独特运营模式,为政府、企业、中介机构等提供的在线安全培训服务已覆盖了电力、建筑、水利、交通、石化、冶金、工矿商贸等多个行业,服务用户数量超过718万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