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浏览文章

国务院下令彻查的聚氨酯保温材料,5年后再次成“罪魁祸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后果不容小觑-金太阳国际app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13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阅读次数:次

事件回顾:10月1日下午1时4分,太原市迎泽区小山岩村台骀山景区冰灯雪雕馆发生火灾,造成13人遇难15人受伤。

事故原因:根据初步调查,该景区使用了聚氨酯泡沫彩钢板这一有毒易燃材料,且节前安全检查恰恰放过了对涉事景区、尤其是对事发的冰雕馆的检查。

那么,火灾是如何引发的呢?

为什么伤亡如此巨大?

公众聚集场所是否可以选用聚氨酯泡沫材料呢?


01 造成大量伤亡的原因可能是中毒窒息

火灾事故发生的场所是冰灯雪雕馆。太原现在还处于中秋时节,气温还没有下降到结冰的程度,要进行冰灯雪雕展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保温,要有厚厚的保温层。

景区采用的聚氨酯泡沫彩钢板这一有毒易燃材料,一旦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和含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有毒烟气使人员中毒昏迷,失去逃生能力,时间拖延,中毒严重者就会死亡。

另外,这一可燃材料着火后产生大量烟雾,能见度降低,加之展厅环境曲折复杂,更增加了人们的逃生难度。

02 冰灯雪雕馆类冷库,受限空间里疏散困难

从原理上讲,要在室内保持低温,需要有致冷设备(比如氨压缩机和冷凝管道),同时,建筑的外墙要有保温材料。但是冷库里面作业的人很少,而冰灯雪雕馆里面有大量的游客,属于人员聚集场所。作为旅游景区,一般出入口分别设置,且单向流动,通行距离长,室内是大量的冰灯雪雕,通道较狭窄。烟气很快充满内部,人员疏散极为困难。

03 最大的风险是电气

据统计,70%的火灾中,有35%的重大事故都是由于用电不当引起的。很多重特大火灾事故的点火源都是电气火花引起的。

台骀山景区冰灯雪雕馆运用大量的灯光制造视觉效果,这些灯在连接过程中,不可能全部使用接线端子板或导线连接器,大多采用绞接方法,因此留下了火灾隐患。因为绞接的接触质量不稳定,接触电阻变大。同时通过电线的电流较大,会在接头处引发过热现象,极易成为点火源,引发火灾。

相似事故:

2015年5月25日19时30分许,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康乐园老年公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39人死亡、6人受伤,过火面积745.8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2064.5万元。

该起事故直接原因为:老年公寓不能自理区西北角房间西墙及其对应吊顶内,给电视机供电的电器线路接触不良发热,高温引燃周围的电线绝缘层、聚苯乙烯泡沫、吊顶木龙骨等易燃可燃材料,造成火灾。

针对“5.25”重大火灾事故,国务院安委办下令彻查聚苯乙烯、聚氨酯保温材料。

第四条明文指出公众聚集场所严禁违规使用聚苯乙烯、聚氨酯泡沫塑料等材料。对未经消防验收、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彩钢板搭建建筑、违规使用聚苯乙烯或聚氨酯泡沫塑料作墙体保温层的,要一律停业整顿。


全文如下↓↓↓


为何在5年后,严禁使用的聚氨酯泡沫材料还能用在公众聚集的景区?

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综合协调司司长苏洁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根据初步调查,事故暴露出景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混乱、特别是施工建造等不符合要求、在安全检查上流于形式等问题。

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

也是企业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是促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基础、有效手段。

能够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规避安全风险,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那么,企业应如何有效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一、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面临的挑战

01 培训统筹组织困难

❎人力资源不足,管理人员精力有限

❎企业体系庞大,培训组织难度大,效率低,投入大

❎难以实现100%全员覆盖

02 培训课程内容不系统

❎课程内容少,不规范,课件单一

❎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

❎课程更新不及时

❎内容乏味,无法调动员工学习积极性

03 培训师资缺乏

❎内部缺乏优秀的安全培训师资

❎外部培训师资难以满足长期持续性培训覆盖的要求

04 培训档案不健全

❎档案保存、查询、调阅不便

❎难以从员工个人维度查询分析

05 监管手段缺乏

❎对下属机构安全培训工作难以进行监管

❎培训工作的效果难以评估

❎难以通过考核进行改进提升


二、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解决思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