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公司动态 >浏览文章

培育新时代交通工程“大国工匠”!黄茅海跨海通道产业工人培训基地揭牌运营-金太阳国际app

发布日期:2021年07月23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阅读次数:次

它将拥有世界上跨径最大的三塔斜拉桥

它建成后可抗17级台风

它将成为珠江口的标志性工程

它就是黄茅海跨海通道!

“腾海驾云破天堑,至此两地无西东”。作为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黄茅海跨海通道东起珠海高栏港,横跨黄茅海水域,西落江门台山,是推动“交通强国”战略、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络、串联广东沿海经济带的“十三五”交通重大工程。

黄茅海跨海通道全长约31公里,采用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使用寿命100年,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它的建成将改变粤西沿海地区与湾区核心区域通道单一的现状,实现大湾区经济发展向粤西和沿海地区辐射,强化和推动珠海横琴自贸片区、高栏港和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的联动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培育新时代交通工程产业工人队伍,弘扬黄茅海工匠精神,培育新时代大国工匠,2021年7月22日,由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广东省交通城建技师学院、武汉博晟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晟安全)联合打造的黄茅海跨海通道产业工人培训基地正式揭牌,启动运营。

这是博晟安全为深中通道等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超级工程”打造产业工人培训基地后又一项具有示范效应的标杆项目,也是博晟安全以更大力度,在更高起点上,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积极作出的博晟贡献。


◆ 多元化培训相结合,工人与产业“顺利入轨”


黄茅海跨海通道产业工人培训基地坐落于珠海市金湾区南水镇珠海大道西南水大道东28号,毗邻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施工现场,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培训基地由多媒体智慧教室、安全防护区、事故伤害区、应急技能区、vr事故体验区、水工特色区、专项岗位培训区、沙盘展示区等10大区域组成,共计30个培训项目。

培训基地以全面提升产业工人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提高产业工人实名制安全准入管理效能为抓手,按照“岗前安全教育 技能提升 实操为主 多元结合”的模式,涵盖入场安全准入培训、专题安全培训、专项工程安全培训及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等多层次培训内容,旨在解决传统工人文化水平低、安全意识薄弱、技能欠缺等难题,全方位提升工人安全和岗位技能,让工人与产业“无缝对接”、“顺利入轨”,打造一批业务精干、安全素养高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 探索产教融合新方向,打通人才培育新通道


近年来,大湾区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技能人才成长搭建了组织平台,大批劳模工匠脱颖而出,为广东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此次黄茅海跨海通道产业工人培训基地的正式揭牌,标志着专业化、正规化、多元化产业工人培训正式启动运行,也意味着现代产业工人培训“安全教育 技能教育”融合模式的进一步探索与发展。

为了构建一套先进、全面、高效的产业工人培训体系,培训基地联合广东省人社厅直属技工院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交通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交通城建技师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学院专业优势和教学资源优势,融入技能认定评价,加强作业人员技能素质训练,提升作业人员技能水平,让每位产业工人“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证”。

今后,黄茅海跨海通道将以产业工人培训基地为载体,充分发挥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和广东省交通城建技师学院主导作用,投入一流的培训软硬件设施,建立“互联网 技能培训”平台,突破传统教育培训固有模式,通过体验式、仿真式、实操式、直观式的系统化、规范化的安全教育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全面提升产业工人安全素养和职业技能水平,造就一支知识型、专业型、创新型的新时期一线产业工人队伍。


“建世界一流跨海通道,创百年平安品质工程”。

黄茅海跨海通道产业工人培训基地的运营,实现了交通工程产业工人技能培训、实操训练、考核评价与现场施工的有机结合,为我国交通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营造出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产业人才教育生态体系,成功打造交通运输强国产业工人培训典型示范样本,为将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成为“平安百年品质工程”提供了坚实保障。

网站地图